吉林长春收破铜烂铁旧报纸

    3年间,这些可敬可爱的老人,用拾荒换来的钱,帮助过很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。

    在吉林长春朝阳区红旗街道,经常会看到一群平均年龄60岁的人在拾荒,他们有个响当当的名号——“五老拾荒助学团”。就靠着捡垃圾,红旗街道辖区内45户贫困孩子的学习、生活问题,他们都给管了。

    怎么确定资助对象?挨家走访

    拾荒助学团的发起人叫张凤阁,今年64岁,是街道“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”常务主任。2009年6月,他在社区走访时遭遇了这样一幕场景:“13岁的小女孩刘宇航家里很穷,我问她缺什么,她说她想要笔和书。我记得我当时的承诺,‘放心,爷爷给你买’。”

    走访后,张凤阁记下了街道45户贫困孩子的资料。2009年8月,他发起成立“红旗街道五老(老干部、老战士、老专家、老教师、老模范)拾荒助学团”,初始成员23人。

    怎么筹集资助资金?拾荒

    张凤阁说:“助学团成立之初,就设想通过拾荒来筹集资金。我们在社区摆个大红桶,专门收集废品。大家把捡到的瓶瓶罐罐放到红桶里,满了就由社区统一卖掉,然后再一对一资助给孩子。当然,条件好的成员,隔三差五会自掏腰包给孩子买学习生活用品。”

    就这样,低保户参与进来了,艺术团参与进来了,助学团一下子扩大到了220多人。

    怎么延续爱心?建立帮扶基金

    “我们的助学也有制度,建立了社区贫困学生帮扶基金。每名孩子被帮助的基本期限为初中3年。但也会视情况而变。资助的学生多了,拾荒不够,我们就再想办法。”

    张凤阁说,现在,他们正联合社区动员居民主动把自家废品送到社区、不定期举行“爱心讲座”等。“为了让大家有热情坚持下去,我们设立了爱心驿站,每个来交废品的人,社区都会将他的爱心记录下来。”(快乐老人报记者 李仲文)

    编辑插嘴:快乐老人报此前曾报道过两个助学团队,办助学网站的石建华是山西原平的一名退休干部;去湖南凤凰助学的坤叔曾是企业董事长。像张凤阁这样,组织200多位普通人拾荒助学,对于想助学的平常人来说,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。